(通讯员 晋月露 廖燕 温杉杉) 2022年6月9日-10日,应网投十大信誉平台语言学研究中心邀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应用语言学系於宁教授远隔重洋,为我院师生作题为“The Moral Metaphor System and Beyond”的线上系列讲座。讲座由黄洁教授主持,吸引了国内外高校师生两百余人参与,反响热烈。在两场讲座中,原计划半个小时的讨论都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於教授对听众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使大家受益匪浅。
在6月9日晚7:30-9:50的讲座中,於教授以“The Physical Subsystem of Moral Metaphors”为主题,围绕系统和系统性两个关键词展开,分析道德隐喻系统和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及其语言表征。於教授首先解析道德隐喻系统的核心框架要素和隐喻映射关系,阐释道德隐喻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即MORALITY IS PHYSICALITY,MORALITY IS VISUALITY,MORALITY IS SPATIALITY。在此基础上,於教授提出从道德系统到语言隐喻的分析层次,即道德系统-物质子系统-概念隐喻-子隐喻-语言隐喻,并以其中的物质子系统(physical subsystem)为重点,结合词典释义和语料库,探讨了五个概念隐喻MORALITY IS BEAUTY, MORALITY IS STRENGTH, MORALITY IS SOUDNESS, MORALITY IS WHOLENESS, MORALITY IS HEALTH在英语和汉语中的表征。在讨论环节,大家围绕一词多义、隐喻的识别、语料收集的方法、汉语特有的道德隐喻等问题,积极与於教授交流。
在6月10日晚7:30—10:30的讲座中,於教授以“Body,Culture, and Language in Metaphorical Thought”为主题,阐释身体体验、文化体验和语言体验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於教授以词语隐喻用法的频率和多模态隐喻素材为证据,论证语言对思维和文化的影响。於教授以“脸”、“面”“、“心”、“face”、“heart”等词语为例,说明某一文化中凸显的语言隐喻模式会影响人们的文化概念化(cultural conceptualizations)。於教授还以“人生如戏”、“moral compass”、”公平”等涉及的多模态隐喻为例,阐释语言隐喻对涉及多模态隐喻的文化制品(cultural artefacts)的影响。在讨论环节,大家围绕语言隐喻与概念隐喻的关系、多模态隐喻研究的热点等问题,与於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作为隐喻研究的国际著名专家,於教授主要研究语言、认知和文化的关系,特别是对各类汉英隐喻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例如,情感隐喻、身体隐喻、时间隐喻、事件结构隐喻、通感隐喻、多模态隐喻等。於教授的代表作有专著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 (Benjamins 1998)、The Chinese HEART in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Culture, Body, and Language (de Gruyter 2009)、From Body to Meaning in Culture: Papers on Cognitive Semantic Studies of Chinese (Benjamins 2009)等。於教授的研究成果还发表在Metaphor and Symbol, Cognitive Linguistics, Journal of Pragmatics, Pragmatics and Cognition等隐喻以及认知语言学研究权威期刊。於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他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即将于2022年7月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The Moral Metaphor System: A Conceptual Metaphor Approach。
於教授对道德隐喻系统的研究将经典与前沿相结合,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系统问题一直是隐喻研究的重点,例如,Lakoff & Johnson(1980)就已讨论隐喻的系统性,Lakoff(1993)的继承等级观、Yu(2009)的隐喻映射网络、Kövecses(2020)的多层次隐喻观。於教授在第一场讲座中对道德隐喻系统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森林,也看到了树木,为研究概念隐喻系统以及研究其他概念隐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且,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也一直是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关注的重点,以往研究以Casasanto等学者的心理实验研究为主。於教授在第二场讲座中以词语隐喻用法频率和多模态素材为证据,为语言和思维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视角。
通过这两场讲座,我们不仅了解了於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国际隐喻研究的前沿动态,而且从讲座中得到很多启发,特别是对隐喻研究、语言的认知研究、英汉对比研究有一些新的认识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