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
2010年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开始,现转发武汉市社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文件精神,请各院系认真组织好该项目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武汉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为加快推进中部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服务,为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和决策服务,为繁荣发展全市哲学社会科学服务。
二、研究重点
围绕武汉承担国家发展战略任务,着眼于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着眼于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眼于进一步推动武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突出研究当前武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集中破解当前武汉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武汉发展的前沿问题,谋划“十二五”及更长一个时期的重大发展战略和规划,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对策研究,注重学科体系、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创新,强调实证数据,着力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和使用效益。
三、课题设置
2010年课题分为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委托课题和自筹经费课题四大类,进一步调整资助结构,加大资助力度。市社科基金项目,要着力研究武汉问题,基础理论研究要力求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应用对策研究要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委托课题都应贴近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抓住武汉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确定立项的研究课题不得随意更改,以保持课题设计的完整性和严肃性。课题成果要讲究时效性,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了进一步扩大资助课题的社会影响,市社科基金将预留出一定经费,后期跟踪资助,奖励部分优秀社科成果。
四、注意事项
1、《课题指南》(附后)的条目一般只规定研究范围、研究方向、研究重点,申报者可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前期成果,结合中共武汉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武汉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大决策,参照《课题指南》条目自行设计具体题目。有较丰富前期研究成果,课题紧贴武汉市情,符合《课题指南》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的自选课题,研究内容尽管不在《课题指南》范围之内,也可申报自选项目。
2、市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人应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申请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已经取得博士学位但不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青年学者也可以申报;申请人必须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申请课题的参加者或推荐人必须征得本人同意;申请人和课题承担单位能够提供开展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
3、市社科基金项目一般在一年内完成,个别基础性研究项目也不得超过两年,基础性研究项目有相当高质量中期成果的,可以适当考虑延长。市社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2007年修订的《武汉市社科基金管理办法》(附件一),加强对立项课题实施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获准立项的市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
4、申报市社科基金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市社科基金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同时参加两个市社科基金项目的申请。承担市社科基金项目尚未完成者不能申报。凡已由有关部门和单位立项的课题不能申报。
5、申报者要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为维护好良好的学术道德,凡在市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个人三年申报资格,如获准立项即作撤项处理并通报批评。
6、项目申报表(附件二)用计算机填写,一式4份, A4纸单面打印;每项交评审费100元,由院系汇总后将申报表及评审费一起交文科处,文科处统一报武汉市社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7、申报时间:2010年4月7日起至5月4日止。
8、请2009年已经立项的项目负责人按照《武汉市社科基金管理办法》(附件一)中相关要求,按时完成研究任务,做好项目的结项准备。
文科处
二○一○年四月七日
课 题 指 南
一、重点课题
*1、“两型社会”建设与武汉发展方式转变的前瞻研究
*2、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国际国内比较研究
*3、武汉建设人民幸福城市的目标与主要途径
*4、武汉文化建设与城市品味提升研究
*5、后工业化时代的武汉统筹城乡发展
*6、“两型社会”背景下“十二五”武汉产业发展重点
二、一般课题
1、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武汉策略研究
2、高端服务业的前瞻分析及武汉提升研究
3、国际产业结构升级规律与武汉梯次发展战略研究
4、低碳生活方式与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契合研究
5、武汉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发展模式选择和发展策略研究
6、武汉城市圈循环经济和和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7、高铁时代与武汉的高铁经济、区域合作研究
8、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中的武汉城市定位研究
9、武汉卫星城市建设与远城区综合功能提升研究
10、武汉作为特大中心城市承载能力的远景研究
11、武汉物流基地布局和物流节点性城市建设研究
12、国际商业赛马的运行模式、风险评估及控制研究
13、武汉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旅游节庆品牌创新
14、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武汉对策研究
15、武汉金融体制创新及行业投融资平台建设研究
16、东湖“人才特区”创新机制研究
17、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形成模式研究
18、武汉中小企业成长的融资机制分析和金融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19、武汉创业环境评估与创业效果分析
20、武汉市民生主客观幸福度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1、武汉居民收入水平的行业和城市比较研究
22、武汉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体制
23、武汉市城镇住房困难家庭情况分析及住房保障政策优化研究
24、未来20年武汉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社会保障应对研究
25、武汉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与数字化、科学化研究
26、武汉交通微循环功能建设与管理水平提升研究
27、武汉农业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28、武汉远城区的农村社区建设和村落集约发展研究
29、武汉农产品深加工和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
30、武汉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抗风险能力评估
31、武汉农地整治和农地保护机制研究
32、国际化背景下农产品价格问题研究与武汉都市农业发展方向
33、武汉新生代农民工状况分析研究
34、武汉城市空间的优化布局及文化内涵提升研究
35、武汉市街景视觉设计、色彩设计研究
36、武汉市文化产业聚集区的发展规划研究
37、就业压力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武汉大学生信仰心态研究
38、武汉地区大学生的就业与武汉的产业发展
39、“两型社会”建设的观念文化研究
40、中外媒体管理与武汉危机公关策略研究
41、新媒体的热点聚焦与武汉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研究
42、“十二五”时期武汉文化消费市场预测研究
43、辛亥首义与武汉城市精神
44、武汉城市品味和市民生活品质研究
附件一: 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课题管理办法(2007修订稿).doc
附件二:武汉市社科申报表.doc